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不同来源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多样性与近缘种关系

不同来源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多样性与近缘种关系

         

摘要

[目的]中国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更好地明晰不同来源中国李栽培品种的多样性、遗传结构差异以及与同域近缘种的关系,将有利于明确中国李驯化扩散历程以及近缘种在栽培驯化过程中的作用,促进中国李地方品种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基因组的22对SSR分子标记,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48份种质进行基因分型,其中包括38份不同来源的中国李种质、10份变异类型或近缘种.通过GenAlEx 6.41软件评估22对SSR引物的多态性,对参试种质按不同来源分析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 2.1软件构建48份材料的树状聚类分析图;并根据贝叶斯模型的Structure 2.2软件分析不同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差异.[结果]基于48份供试材料的数据,22对SSR引物等位变异范围为3-21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3.54个;总共检测到298个等位变异,其中有51.8%的等位变异属于稀有等位变异.在不同居群间进行比较,根据平均有效等位变异(Ne)、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I)、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可以看出,南方品种群的多样性最高,其次为东北品种群;而杏李的多样性最低,且明显低于华北品种群.通过分子方差分析,认为中国李的多样性有6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内,仅有3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间.基于遗传分化系数和Nei’s遗传距离的数据比较,认为不同居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同时不同地理来源种质间存在适当的基因交流.树状聚类分析暗示国外育成品种与我国南方品种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华北品种群与杏李关系密切;东北品种群与乌苏里李关系紧密.群体结构分析可以将栽培中国李种质资源划分为南方小果脆肉品种群、南方大果品种群(包括国外育成品种)、华北品种群和东北品种群.[结论]我国南方地区中国李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按东北品种群、国外品种群、华北品种群顺序依次降低.东北品种群为了提高适应性融入了乌苏里李基因;杏李是从华北品种群中高度驯化后的特化类型,且该类型通过无性繁殖保存了其高度杂合性状态.我国南方江浙地区的大果型种质对国外育成品种起着重要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568-578|共11页
  • 作者单位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李;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基因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