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灌溉条件较差稻田种植制度改革提供有效模式.[方法]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季稻田改种牧草、水旱轮作及旱作等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按各处理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折算,稻田改制可增加产值、提高产投比.各处理比较,以水旱轮作产值最高,分别比对照、牧草和旱作处理增加34.7%、21.4%和2.2%,且牧草和旱作处理也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0%和31.8%;牧草、水旱轮作和旱作处理产投比值分别比对照高0.9、0.6和0.3.种植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有较好效果,但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一定幅度下降,说明在本研究的施肥水平下,有必要增加氮素、特别是钾素养分的投入.[结论]在当前红壤地区双季稻田肥力状况、气候及作物栽培管理条件下,对灌溉条件较差的稻田进行改制是可行的,其中,种植牧草或实行水旱轮作对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土壤肥力有较好效果.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1198-1205|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农业基础科学;
  • 关键词

    种植制度; 作物生长; 经济效益; 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