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村工作通讯 》 >“借”未必灵验

“借”未必灵验

             

摘要

曾几何时,"先当债主,后当财主"的"借字号发展战略成为经验之谈。在一些地方,那小小的"借经"一时间也被各级干部"炒"得相当火热,什么"借船渡海"啦,"借梯上楼"啦,"借鸡生蛋"啦,等等,似乎唯有"借",经济才能发展。然而到头来,真正能当上"财主"的寥寥无几,而成为"债务大户"的却比比皆是。当然,穷则思变,通过"借"改变落后面貌,这对有些地区、有些企业来说不失为良策,且成功之后津津乐道其"借经",倒也是有"资本"的。问题是,不少干部爱拾人牙慧,不加分析地大力推崇靠"借"什么发展本地经济,恐怕就不那么聪明和灵验了。其实,经济发展战略在于"略",何必都用这"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