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的记忆

         

摘要

芒种一过,田里的麦穗就渐渐饱胀起来,即将成熟的果实充实而丰盈。放眼望去,那连成一片的麦浪给整个大地涂上了一层金黄,富庶而华贵。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麦收就是一场战役。为了赶在天黑前把田里的麦子收割下来并拉到打麦场,全家人常常天不亮就要起来,带好镰刀绳子,扛起杈子,父亲和母亲赶着架子车,我则紧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前一晚准备好的“加班饭”:几个馒头、一包咸菜、几个成鸡蛋和一壶开水。割麦,就像割草。镰刀要磨得够快,从麦子根部自前向后轻轻一拉,麦子便会齐刷刷地倒下。割麦子时通常三个人一垅,割得快的在前面打头,先割一把分成两股,把两头儿一拧,然后左手拢麦,右手挥镰,刷刷刷,一会儿就割出去老远。然后第二个人开始跟着割,最后一个人负责捆麦子。老人和孩子们,则跟在后面忙着打捆、捡麦穗,争取做到颗粒归仓。

著录项

  • 来源
    《农村财务会计》 |2013年第9期|63-64|共2页
  • 作者

    韦良秀;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