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记者观察:中 >从报告文学到非虚构写作,历史的沉重感为何消失了?

从报告文学到非虚构写作,历史的沉重感为何消失了?

     

摘要

“非虚构写作”,大概可以算是近年来泛文学领域的香饽饽。以学术界为例。何伟的《江城》、梁鸿的《出梁庄记》等非虚构作品将艰涩抽象的学术概念揉碎进具体而微的个体叙事,降低了阅读门槛,也让更多普通读者看到了时代汪洋背后的结构性问题。与此同时,互联网工具的普及放大了个体声音,也引发全民非虚构写作的浪潮。在各类非虚构平台上,专业或业余的写作者们从个体的生活经历出发,或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挖掘被掩蔽的真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