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康复学报》 >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观察

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便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给予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电(ICT)穴位刺激,穴位选择双侧“八髎穴”和“大肠俞穴”,频率(4000±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0 min/次,1次/d,持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功能生物刺激反馈仪测量盆底肌表面肌电;采用Laycock评分体系评估盆底肌力;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便秘症状积分评定表评估其便秘症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盆底肌表面肌电、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盆底肌表面肌电值: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前基线平静期肌电、后基线平静期肌电降低,快肌收缩期肌电、综合肌收缩期肌电及慢肌收缩期肌电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前基线平静期肌电、后基线平静期肌电明显降低,快肌收缩期肌电、综合肌收缩期肌电及慢肌收缩期肌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盆底肌力: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比较,2组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阻塞感等便秘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和“大肠俞穴”联合口服莫沙必利能有效加快糖尿病便秘患者胃肠道蠕动、松弛肛门括约肌、激活盆底肌,改善糖尿病便秘患者排便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