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特征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52例16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观察指标包括发病年龄、性别、眼别、视力、裂孔分期、裂孔孔径及底径大小、裂孔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以及对侧眼黄斑部病变情况.结果 152例162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中,男36例40眼,女116例122眼;年龄28~72岁,其中51~70岁者占76.6%;发病无左、右眼别差异;视力眼前指数~0.5,平均0.15±0.09;特发性黄斑裂孔分期:Ⅰ期11眼,Ⅱ期23眼,Ⅲ期78眼,Ⅳ期50眼;裂孔孔径大小为(552.57±237.39)μm,裂孔底径大小为(980.55±365.64)μm;裂孔缘两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别为(343.68±86.08)μm及(363.45±90.25)μm;23眼伴有黄斑前膜,56眼伴有玻璃体后脱离.非黄斑裂孔眼中黄斑板层孔8眼,黄斑前膜10眼,Ⅲ期裂孔5眼,Ⅳ期裂孔2眼,玻璃体黄斑牵引17眼,玻璃体后脱离16眼.结论 特发性黄斑裂孔在临床上多见于51~70岁的女性患者,发病无眼别差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分期,观察裂孔大小、裂孔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监测对侧眼黄斑区病情变化,还有助于探索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机制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著录项

  •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07年第9期|685-686|共2页
  • 作者单位

    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武汉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

    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武汉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

    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武汉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

    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武汉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

    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武汉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

    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武汉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黄斑、中心窝疾病;
  •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