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与飞秒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与飞秒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

             

摘要

目的 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11月于我院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6.00 D)60例(119眼),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59眼,B组60眼).A组施行SMILE,B组施行Fs-LASIK,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等的变化.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对术眼进行眼前节图像采集,记录角膜后表面Diff值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A、B两组屈光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后表面Diff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其中A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7±0.001)mm和(0.059±0.001)mm(P <0.05);B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9±0.001) mm和(0.054±0.002) mm(P< 0.05),但A、B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加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和Fs-LASIK矫正近视均安全有效,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均部分前移,其远期变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