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放射学实践》 >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

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表现,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17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注射流率采用4 ml/s,有效层厚为1.3 mm,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和容积重组.将CT扫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7例颈动脉体瘤中,右侧9例,左侧8例;按照Shamblin分型,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9例.肿瘤最大径2.3~9.7 cm,平均4.6 cm;16例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增大,角度48°~75°,平均67°,1例ShamblinⅢ型颈动脉夹角显示不清.平扫显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强显示病灶强化迅速而显著,15例病灶内可见肿瘤滋养血管.结论:颈动脉体瘤主体多位于颈动脉分叉内,倾向于围绕颈总动脉和颈内、外动脉生长;肿瘤富含滋养血管和引流静脉,强化迅速、显著、不均匀.MSCTA不仅是颈动脉体瘤的有效诊断手段,而且可显示肿瘤大小、部位、范围以及血管累及程度,有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确定.

著录项

  • 来源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2期|1225-1228|共4页
  • 作者单位

    200032;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系;

    200032;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系;

    200032;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系;

    200032;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系;

    200032;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系;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肿瘤学;
  •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