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GDNF、iNOS在脑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GDNF、iNOS在脑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特点,研究二者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和相关性.方法 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2小时,再灌注3小时~120小时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评价缺血性脑损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观察GDNF、iNOS表达特点.结果再灌注12小时组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24小时梗死形成.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未检测到GDNF的表达.再灌注3小时~120小时,在整个再灌注过程中GDNF阳性的细胞数在3小时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各组与再灌注3小时组比较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再灌注3小时组无iNOS阳性的细胞.再灌注12小时~120小时,在整个再灌注过程中,脑组织iNOS阳性细胞在再灌注12小时开始表达,再灌注24小时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再灌注12小时~120小时各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3小时组比较P<0.01.再灌注各组与24小时组比较P<0.01.GDNF与iNOS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rs=--0.200,P=0.704提示GDNF、iNOS二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脑缺血后再灌注,变性的神经元不表达GDNF,缺血周边区和非缺血区神经元GDNF表达明显增强,提示GDNF有促进神经元存活作用.缺血再灌注时SGZ区的细胞表达GDNF,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可能表达GDNF.iNOS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小时开始表达,24小时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其细胞定位以小胶质细胞为主.iNOS与脑缺血再灌注后期神经元损伤有明显关联.GDNF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抑制iNOS的表达无关,可能与抑制nNOS的活性有关.为临床早期使用GDNF和iNOS抑制剂减少脑损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