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多样性:英文版 》 >光叶珙桐的等位酶分析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光叶珙桐的等位酶分析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摘要

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对光叶珙桐 (Davidiainvolucratavar .vilmorini ana) 4个居群、 78个个体、 11种酶系统 ,2 1个位点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 =2 8 6 %~ 4 7 6 % ,实际杂合度Ho=0 177~ 0 30 8,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1 3~ 1 6。在变种水平上 ,多态位点百分比P =5 2 4 % ,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 =1 8,实际杂合度Ho=0 2 72 ,期望杂合度He=0 2 16。基因分化系数FST=0 192 8,说明光叶珙桐居群间分化小。各项指标表明光叶珙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比原变种珙桐高 ,外部环境可能是影响珙桐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昭通与宝兴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居群 ,遗传多样性保存较为完整 ,而处于分布区东、西两侧边缘 (云南西北部和湖北五峰 )遗传多样性则相对较低 ,推测四川盆地边缘山地是该种的遗传多样化中心 ,可能是在地质灾难中 (如第四纪冰期 ) ,光叶珙桐真正的避难所。分布区东西两侧的居群可能是从四川盆地边缘山地扩散而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