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师进修杂志》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药物临床应用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药物临床应用

             

摘要

由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学仍未阐明。所以其药物治疗多凭临床实践,传统的药物是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与皮质激素。但近年来有了新的进展。对口服SASP在体内转运的研究发现,虽部分由小肠吸收,但经肝肠循环后仍进入小肠,且无明显地代谢变化,进入结肠后,经肠内细菌代谢物快速还原其重氮链,导致药物分解为磺胺吡啶(Sulfapyridine)和5-氨基水杨酸(5-ASA)。前者几近完全吸收,经肝代谢,由肾排出,而5-ASA则很少吸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