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药药理与临床 》 >变叶海棠提取物对糖尿病KK-Ay小鼠糖代谢作用及机制研究

变叶海棠提取物对糖尿病KK-Ay小鼠糖代谢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变叶海棠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代谢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只C57/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50只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ol/L的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2.67 mg/kg组、变叶海棠0.75、1.50、3.00g生药/kg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35 d.实验期间每周固定时间测定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值,给药第21 d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末次给药后摘除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检测肾周脂肪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 (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值、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各时间点血糖值及曲线下面积(Auc)、血清GHbA1c和AGEs水平均显著升高,肾周脂肪组织p-AKT和p-GSK 3β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KK-Ay小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值(P<0.05或P<0.01);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变叶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及Auc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变叶海棠3.00g生药/kg组血清GHbA1c和AGEs浓度显著降低(P<0.01)、p-AKT和p-GSK 3β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变叶海棠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AKT和p-GSK 3β表达实现的.

著录项

  • 来源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21年第4期|60-64|共5页
  •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上海 201203;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0041;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上海 20120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变叶海棠; 糖尿病; 糖代谢; 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