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不同产甲烷培养基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不同产甲烷培养基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

为了检测不同培养基富集油藏采出液产甲烷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培养基产甲烷体系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原油、GD+S、GD+N和K培养基富集细菌分别检测到181、259、280和305个OTU数,古菌分别检测到72、157、153和132个OTU数.原油和K培养基富集得到的优势菌属较为相似,优势细菌为厌氧杆菌属(Anaerobaculum sp.)和未命名细菌(norank_c_W5);优势古菌为未命名古菌(unclassified_k_norank)、产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 sp.)和未命名TMEG(norank_f_Terrestrial_Miscellaneous_Gp_TMEG_),属于未知功能古菌和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GD+S和GD+N培养基富集得到的优势菌属较为相似,优势细菌为硫杆状菌属(Tepidiphilus sp.)和厌氧杆菌属(Anaerobaculum sp.);优势古菌为未命名古菌(unclassified_k_norank)和产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 sp.),属于未知功能古菌和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综合产气量和甲烷含量以及优势细菌与古菌的适配性考虑,最优产甲烷培养基为GD+N培养基.

著录项

  • 来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0年第4期|113-120|共8页
  •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712;

    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7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357.46;
  •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结构; 甲烷;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 原油降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