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潜江凹陷第三系地卟啉的类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潜江凹陷第三系地卟啉的类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摘要

通过 UV-VIS 和 MS 等手段的系统分析,研究了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第三系地卟啉的结构类型及其组成特征,发现在类型分布上高碳数(C_(34)—C_(37))双环脱氧叶红初卟啉(D-DPEP)具有明显优势。探讨了其 Di-DPEP 的形成机制,认为它与咸水浮游生物或绿色硫细菌有关,代表了较强的还原环境和较低的成熟度。从地卟啉和其它生物标志物的结合上对潜江凹陷部分地区的油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潭口—代河地区广华寺组浅层油气藏具有明显的混合油源特征,可能是残存的潭口古油藏在喜山二幕之后,发生穿越剥蚀面的三次运移而形成的岩性油潴聚集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