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药科学与管理 》 >黑龙江垦区农田化学除草引起的杂草群落演变及对策

黑龙江垦区农田化学除草引起的杂草群落演变及对策

             

摘要

黑龙江垦区开垦初期,农田杂草主要以荒地杂草为主。60年代初期,随着开荒年限延长,农田杂草迅速侵入,以一年生稗草、狗尾草、藜、蓼、苋、鸭跖草、苍耳等为主,共12科50多种;其中禾本科13种,菊科12种,蓼科18种。因受耕作等因素的影响,农田杂草向以问荆、苣荬菜、刺儿菜、大蓟、蒿类等多年生杂草为主的方向演变。当时采取的是以机械为主的机械化综合灭草措施。据1962—1964年调查,多年生杂草在麦地占30—60%;玉米地占30—50%;大豆地占40—50%。1962年在麦田、玉米田开始试验推广2,4-滴灭草,到70年代中期,农田杂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东部地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已成为田间主要杂草,占70—80%;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下降为次要杂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