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骨科动态》 >第一代非骨水泥髋臼假体的长期成功固定与进行性骨溶解尸体标本的研究

第一代非骨水泥髋臼假体的长期成功固定与进行性骨溶解尸体标本的研究

         

摘要

背景:初次非骨水泥髋臼的重建已经显示了持久的长期固定效果.后期的继发性无菌性松动非常少见,但是早期良好固定的假体在后期仍然可以发生松动.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尸体的组织病理学标本并获得了磨损和影像学的相关数据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我们的目的是更好的理解具有良好功能的假体的周围的组织在假体植入长时间后所发生事件.方法:获取17个初次置换的非骨水泥髋臼组件(Harris-Galante Ⅰ)及邻近组织.假体植入的平均时间为11年(范围,4~25年),所有的患者的假体在死亡时都具有良好功能.未脱钙的和石蜡包埋的多孔涂层内和假体-骨交界面处的骨和软组织切片来定量分析.磨损颗粒用X射线能谱和偏振光显微镜来分析.并评价聚乙烯内衬承重面的容积磨损和背面磨损的程度.结果:所有组件都具有良好的骨长入和固定(平均范围,33%±21%).在长期的标本中,多孔涂层孔内存在颗粒诱导肉芽肿,肉芽肿沿着界面通过螺钉孔一直蔓延到髋臼骨.肉芽肿内可以发现来源于股骨和髋臼的颗粒.承重面的容积磨损随着时间增加(41.6 mm3/年),并且与多孔涂层内的肉芽肿的程度和骨盆肉芽肿大小相关.在放射学上,透亮度与骨、纤维组织的长入程度相关.组织学确定的6个骨盆肉芽肿仅有1个在常规的放射学上有表现.结论:通过骨长入而形成的髋臼固定可以在假体植入20年后仍然成功的维持.在临床功能非常优良的假体,骨溶解和颗粒诱导的肉芽肿非常常见.为减少承重面磨损和背面损坏的设计策略,对维持长期骨长入性固定而言,很重要.临床联系:仍然有数量庞大的患者虽然在临床评价上植入的假体成功,但是存在进行性骨溶解带来的后期假体的失败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