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癌症进展》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s)越来越多,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并与胰腺癌关系密切,是胰腺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之一,WHO将其定义为起源于主胰管或其主要分支的一种分泌粘液的乳头状肿瘤.根据影像学表现,IPMN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3种,主胰管型恶变率高;根据囊肿被覆上皮的形态分类,可分为4种类型:胃型、肠型、胰胆管上皮型及嗜酸细胞型,免疫组化MUC1、2、5AC有助于鉴别;根据导管上皮细胞的异型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可分为腺瘤、交界性肿瘤、非浸润性癌及浸润性癌4类,这个肿瘤发展谱系对研究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IPMN需要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鉴别.未发展为浸润性癌时预后良好.IPMN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多,许多胰腺癌中有意义的基因都在IPMN中进行了研究,DPCA与IPMN的发生发展关系不大,随着细胞异型性的增加k-ras基因的突变率增高;Johns Hopkins的研究机构比较研究12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和2例正常胰腺导管上皮,利用寡核苷酸微阵列的方法做全基因组表达谱检测,证实有673个基因表达高于胰腺导管上皮至少5倍,低表达的300个基因也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基因.但众多研究仍没有突破性进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癌症进展》 |2009年第6期|600-604|共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胰腺肿瘤;
  •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诊断; 分子病理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