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海南岛近海砗磲(Tridacninae)资源时空变化——以蜈支洲岛为例

海南岛近海砗磲(Tridacninae)资源时空变化——以蜈支洲岛为例

         

摘要

为了解海南近岸砗磲资源动态变化,于蜈支洲岛周边海域选取5个代表性站位,自2017-2020年采用断面调查的方法,开展了砗磲资源评估、种群数量变化以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等,结果显示:(1)各站位砗磲密度为0-30.00×10-2 ind./m2,且主要分布于3m水深,在该水深区域,站位3和站位11砗磲密度最高,站位4次之,站位9和站位13最低,统计学分析表明砗磲密度与站位呈显著相关性(P<0.05).(2)2017年,蜈支洲岛海域四种规格砗磲(壳长<5 cm、5-10 cm、10-15 cm和≥15 cm)均有分布,2018-2020年,未发现壳长≥15 cm的大规格个体.(3)尽管温度及各水质因子均与砗磲密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水体硝酸盐NO3-浓度与砗磲密度相关系数最高(0.29).(4)砗磲主要分布于活珊瑚底质(66.67%),其次为礁石(24.24%),砂石底质最低(9.09%).(5)砗磲外套膜RGB颜色参数值与周边底质颜色存在相关性,空间上,站位3的砗磲外套膜RGB颜色参数值与周边底质颜色相关性高于站位11;时间上,2020年砗磲外套膜颜色与周边底质B值相关系数R高于2017年(0.899 vs.0.712).研究首次开展了海南岛近岸海域砗磲资源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其结果可为砗磲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21年第6期|1521-1529|共9页
  •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口 57022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资源增殖和种群结构;
  • 关键词

    砗磲; 资源变动; 珊瑚礁; 水质; 外套膜颜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