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s)病原杀对虾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s)病原杀对虾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

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发病的养殖红鳍东方()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对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弧茵属(Vibrio Pacini 1954)的杀对虾弧菌(Vibrio penaeicidasp.nov.Ishimaru et al 1995).代表菌株(Hc051105-6株)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为1443bp(GenBank登录号:EU073023),代表菌株(HC051105-8株)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 引物结合区)为1450bp(GenBank登录号:Eu073024).择代表菌株做对健康红鳍东方鲀的人工感染试验,认为分离鉴定的杀对虾弧菌在被检红鳍东方鱼电病例具有一定的病原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在一些药物中存在耐药性的菌株间差异.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0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 作者单位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连云港,222005;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连云港,222005;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秦皇岛,066600;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秦皇岛,066600;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连云港,222005;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连云港,22200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鱼病防治方法;
  •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杀对虾弧菌; 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