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开发与管理》 >化感物质抑制短裸甲藻的机理研究

化感物质抑制短裸甲藻的机理研究

         

摘要

文章通过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短裸甲藻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主要为H 2 O 2)水平、过氧化标志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对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初步揭示DBP抑制短裸甲藻的机理,为沿海赤潮的控制和有效防治提供有力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DBP通过引起短裸甲藻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过度积累而引起膜质过氧化,与不添加DBP的对照组相比,在低浓度DBP(0.1 mg/L)的影响下,H 2 O 2含量前48 h变化比较平稳,48 h以后逐渐下降.而在高浓度DBP(10 mg/L)的影响下,H2 O2含量变化波动明显,暴露72 h后,H2 O2含量达到248.24 nmol·(107 cells)-1,约是对照组的4.67倍.过氧化标志产物MDA在低浓度DBP(0.1 mg/L)处理后暴露24 h分别出现峰值0.23μmol·(109 cells)-1、0.28μmol·(109 cells)-1,高浓度DBP(10 mg/L)处理MDA含量24 h后持续上升,72 h时高达0.351μmol·(109 cells)-1,约是对照组的2.32倍.同时DBP可以引起短裸甲藻细胞结构受损,表现在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变模糊,细胞空泡化,原生质膜皱缩,细胞脂质体(黑色颗粒)明显增多等,初步认为过氧化损伤为化感物质作用机理.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 266033;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33;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 266033;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33;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 266033;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33;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 266033;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33;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 266033;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3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735;
  •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短裸甲藻; 化感作用; 抑制; 赤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