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府新论》 >三重吊诡:微信“朋友圈”的伦理意味

三重吊诡:微信“朋友圈”的伦理意味

         

摘要

微信“朋友圈”既是现代精神的典型显象,同时也在形塑未来社会的伦理品格。已然与将然交叠穿梭,使“朋友圈”呈现三重吊诡:首先是熟悉与陌生的置换,人们一方面与陌生群体畅享几何倍增式的互粉关系;另一方面,又将有着一段“不可解之情”的熟人关系变为某种“弱连接”。其次是自由与秩序的悖谬,当人们不再依循血缘、地域来建立社交网络时,正是自由意志的某种体现;但同质化的“秀”“晒”“炫”,又迅速将人们囚禁在资本衍生的“铁笼”内。最后是理想与虚无的变奏,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有意气风发、高标理想的一面,也有佛系心态、甘于躺平的一面,常常游走在希望与恐惧之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