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随访研究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随访研究

         

摘要

目的随访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特征,并分析P50指标与其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8名正常对照(对照组)应用美国Nicolet Brova脑诱发电位仪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评估,并随访3个月。结果 (1)入组时,患者组感觉门控P50存在异常,表现为S2/S1高于对照组[Cz:对照组:0.43(0.27,0.58);患者组:0.77(0.58,1.04);Z=-9.23,P<0.01],S1-S2的值小于对照组[Cz:对照组:2.65(1.55,4.79)μV;患者组:0.92(-0.13,2.32)μV;Z=-6.01,P<0.01],(1-S2/S1)低于对照组[Cz:对照组:0.57(0.43,0.73);患者组:0.23(-0.04,0.42);Z=-10.61,P<0.01]。(2)随访期间,患者组仍存在感觉门控P50异常。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Cz、Fz、Pz脑区的S2-P50波幅高,S2/S1高,S1-S2和(1-S2/S1)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入组时相比,患者随访期间在3个脑区的S2-P50波幅、S2/S1、S1-S2、(1-S2/S1)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组入组时的S1-P50波幅在Cz和Fz脑区低于对照组(Cz:患者组:4.1μV±2.1μV,对照组:5.6μV±3.3μV,t=-1.47,P=0.001;Fz:患者组:3.9μV±2.1μV,对照组:5.6μV±3.9μV,t=-1.63,P=0.003),随访到第3个月末时,Cz脑区的S1-P50波幅恢复正常,但Fz脑区的S1-P50波幅仍低于对照组(患者组:3.9μV±1.9μV,对照组:5.6μV±3.9μV,t=-1.62,P=0.03)。(3)随访到第3个月末时患者组的精神症状有所缓解和改善,表现为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均有所减少(其分值分别为:入组时:138分±15分,33分±7分,41分±5分,65分±8分;随访3个月时:80分±15分,17分±4分,24分±4分,38分±9分;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入组时,患者组P50指标与PANSS无相关性(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组的S2/S1和(1-S2/S1)与阳性量表分和思维障碍相关(P<0.05),S1-S2与思维障碍呈正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异常与其思维障碍密切相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发病机制。感觉门控P50缺损可能是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素质标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