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博物院》 >试析明清德化白瓷外销的器形、原因与影响

试析明清德化白瓷外销的器形、原因与影响

         

摘要

德化白瓷早在宋元时期就已通过海路大量外销至东南亚等地。明清时期德化白瓷更是风靡欧洲,尤其在17世纪,也就是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是德化白瓷发展至顶峰的时期。此时的德化白瓷胎体细腻、致密,釉质光洁莹润、白中泛黄,器皿造型优雅,佛道人物塑像气韵生动而飘逸,不仅在国内市场热销,也大量外销至欧洲,成为西方人家居陈设和收藏的珍品。因此,明清德化白瓷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及其白瓷产业的出现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欧洲人誉为"中国白""欧洲白瓷之母"。本文就明清德化白瓷外销的特点及对欧洲白瓷产业的影响,以及外销兴盛的原因等问题,进行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