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电影评介》 >流转·延迟·凝滞--中国电影家国叙事的时间样态

流转·延迟·凝滞--中国电影家国叙事的时间样态

         

摘要

关于时间的概念多元且易变,难以找到既定的、现成的答案,但时间研究在文艺理论中的地位却居高不下,既有表现说的经验感悟,也有本体论的哲理思辨;既关乎内容的现实指涉,也联结着形式本身的美学价值。就创作实践来看,时间的实在与虚存、可见与可感,一直是中国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小说叙事传统中对于历史的追溯和言说呈现出长时间跨度的个体颠簸、家族兴衰或社会更迭,诗歌中的时间描写既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宏阔体悟,也有“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个体感伤。同样,影像语言有着与生俱来的时间特质,传统社会的“家国一体”的格局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基础。在中国电影家国叙事的文本中,影片的叙事进程既可以遵循时间样貌,使其可见可感,也可以将时间的威力隐匿在文化中,表征为一种稳定的文化结构;既可以围绕某个大事件来凸显极限境遇下的真相沉浮与人性抉择,也可以呈现特定历史段落对个体心理造成的时间闭环与记忆“围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