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电影文学》 >电影《桃姐》的“艺术场域”及社会影响

电影《桃姐》的“艺术场域”及社会影响

摘要

电影《桃姐》以老人等弱势群体为表现对象,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从无人投资到刘德华的慷慨赞助,使其在生产、消费、运营的产业链中注入了"公益性"的色彩。影片中表现的"主仆情"具有浓厚的"香港"色彩,在"怀旧"的情境中再塑了"香港"的城市个性,体现了香港电影界艺术家们的"集体心理"和文化追求。可见,"人道主义""公益性""香港"构成影片"艺术场域"的三个维度,以此传递了影片的社会影响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