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缺血性脑卒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又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本病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脑卒中的69.6%~70.8%[2],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和经济负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从遗传学角度分类,脑卒中可分成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目前已成为共识。多基因复杂疾病是外界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复杂的性状或行为,外界因素发挥的作用就越强、越重要,这是现代遗传学中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目前对于脑梗死的表观遗传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是最早被发现的与基因抑制相关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DNA序列中腺嘌呤(A)或胞嘧啶(C)在甲基化转移酶(DNMT)的催化下与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的甲基发生共价结合,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子细胞的遗传现象。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基因DNA序列的甲基化能对DNA的稳定性、染色质的结构以及DNA的构象等产生作用,并且影响蛋白质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如促使胞嘧啶到胸腺嘧啶的基因突变,影响基因错配修复以及导致基因沉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3]。笔者将缺血性脑卒中的DNA甲基化综述如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