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胸椎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影响的比较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胸椎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影响的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胸椎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A组,n=28例)和胸椎硬膜外组(B组,n=32例)。A组患者在麻醉前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均给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0.3mL/kg,并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连接镇痛泵持续镇痛。B组患者给予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mL,5min后无全脊麻等并发症后分次追加0.375%盐酸罗哌卡因8~10mL,并在术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持续镇痛。于麻醉前(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COR)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T2~T5时间点安静及活动状态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结果:B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T1~T5时间点外周血中CRP及COR的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刻A组安静状态VAS评分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刻A组患者活动状态时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镇痛情况、总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导尿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胸椎硬膜外阻滞均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不良反应更低,胸椎硬膜外阻滞操作时间更短、对患者运动状态的镇痛效果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