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电子结肠镜介入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应用价值分析

电子结肠镜介入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电子结肠镜介入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大肠息肉患儿74例,所有患儿均行电子结肠镜介入治疗,观察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4例大肠息肉患儿中,男孩48例,女孩26例,平均年龄(7.4±1.2)岁;平均息肉直径(0.9±0.2)cm;临床表现:无明显症状8例(10.81%),便秘19例(25.68%),便血23例(31.08%),腹痛31例(41.89%),腹泻20例(27.02%),黏液便14例(18.92%)经病理检查,发现小儿息肉患儿以管状腺瘤较多见,其次为炎性息肉、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最少;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多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处,其他部位可见于降结肠、横结肠、肝柱;小儿息肉形态多以卵圆形及球形为主,少数呈分叶状,息肉形状包括蒂型、亚蒂型和无蒂型;而息肉直径在0.5~1.0 cm患儿45例(60.81%),直径>1.0 cm患儿较少,29例(39.19%).所有患儿均成功切除息肉,切除率为100.00%.术后出现肠出血3例(4.05%),出现肠穿孔1例(1.35%).出院后6个月返院复查均未发现原部位再生息肉,而出现其他部位再生小体积息肉5例(6.76%).结论 电子结肠镜介入治疗小儿大肠息肉,临床诊治效果佳,切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主要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