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矿冶工程》 >组合捕收剂浮选菱锌矿的分子头基尺寸响应

组合捕收剂浮选菱锌矿的分子头基尺寸响应

         

摘要

通过单矿物浮选、动电位测试以及荧光探针检测对比研究了不同头基尺寸捕收剂组合油酸钠/十二胺和油酸钠/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在菱锌矿表面的吸附特性及其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单一捕收剂体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3种捕收剂体系下,随着捕收剂浓度增加,矿物浮选回收率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油酸钠、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十二胺分别在pH值为5.8、8.4和10.1处达到最大回收率,3种捕收剂对菱锌矿的捕收能力顺序为油酸钠>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十二胺.混合捕收剂体系中,固定油酸钠浓度为2×10-4 mol/L,加入适量的十二胺可以大幅促进矿物浮选,而加入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几乎没有影响.动电位测试结果表明,在pH=6时经2×10-4 mol/L油酸钠溶液处理的菱锌矿表面电位为-30.5 mV,随着十二胺用量增加,已吸附油酸钠的菱锌矿表面电位逐渐上升,在十二胺浓度2×10-4 mol/L时其表面动电位升高到接近菱锌矿在纯水中的动电位值22.3 mV,这是由于十二胺阳离子在已吸附了油酸钠阴离子的菱锌矿表面发生吸附;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加入对菱锌矿表面电位几乎没有影响,说明溴代十六烷基吡啶阳离子基本没有在矿物表面吸附,这与浮选试验结果一致.矿物表面微极性测试结果验证了上述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组合捕收剂在菱锌矿表面的吸附模型.

著录项

  • 来源
    《矿冶工程》 |2020年第4期|49-52|共4页
  • 作者

    王振; 黄少坤; 肖军辉;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非金属矿粉体改性与高质化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四川 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非金属矿粉体改性与高质化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四川 绵阳6210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矿石可选性的研究;
  • 关键词

    菱锌矿; 组合捕收剂; 头基尺寸; 吸附; 浮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