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气象 》 >乌鲁木齐和成都两地机场雷暴降水水汽条件的分析研究

乌鲁木齐和成都两地机场雷暴降水水汽条件的分析研究

             

摘要

地基微波辐射计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汽密度、积分水汽含量和液态水路径等资料在强对流降水预警预报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和价值.利用这些资料研究了乌鲁木齐和成都两地机场的两次雷暴降水前后不同阶段的水汽分布、水汽演变和汽-液转化等:乌鲁木齐"7·4"雷暴过程中,在水汽输送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低层水汽密度在降水前显著升高,于降水后迅速恢复.成都"7·15"雷暴降水前,整层水汽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小的演变过程,水汽积累过程中,最大增量达4.99 g·m-3;水汽转化过程中,整层水汽迅速减小,其中水汽密度在云层高度上减小量更大.云中水汽含量(IWVc)对降水起止的指示效果优于积分水汽含量和液态水路径.乌鲁木齐"7·4"降水前,IWVc分别增大1.8倍和2.2倍,降水结束后,IWVc迅速减小;成都"7·15"降水前,IWVc分别增大1.3倍和1.5倍,强降水期间,云中水汽增长的速度低于水汽转化速度.此外,IWVc的增减对两地降水强度也有较好指示.乌鲁木齐"7·4"稳定性降水中:IWVc增加时,地面降水强度随之增大,且云中水汽的增量越大,地面降水强度越大;IWVc减小时段,降水量均低于0.01 mm.成都"7·15"阵性降水中:IWVc的积累提前于地面降水的发生,IWVc累积得越多,之后地面降水越强.后期逐渐转为稳定性降水时,IWVc和地面降水又恢复到同增减的关系,IWVc增减量的减小也预示了降水的减弱和结束.

著录项

  • 来源
    《气象 》 |2020年第11期|1440-1449|共10页
  • 作者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25;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25;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210008;

    黑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师 牡丹江 157011;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 730020;

    福建省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 福州 36000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25;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2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雷暴 ;
  •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 雷暴降水; 液态水 ; 云中水汽含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