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医药》 >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分析研究

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分析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内镜下切除且病理诊断证实为异位胰腺的96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发生在胃的异位胰腺88例,发生在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8例,男性52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2 (15 ~68)岁,包括行ESD 87例,行EMR 2例和EFTR 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观察表面特点及超声内镜下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并发症.结果 46例表现上腹疼痛,26例表现为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24例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为检查意外发现病灶;多为单发病变,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完整,典型病例可有中央脐样凹陷,占44.8% (43/96);镜下观察大小均<3cm,其中直径<1cm占28.1% (27/96),1~2cm占62.5% (60/96),>2cm占9.4% (9/96);超声内镜观察大多来源第三层,占70.8%(68/96),部分与固有肌层分界不清,多呈不均匀低回声,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一致;9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术后创面单纯予电凝或止血钳预止血48例,单用钛夹封闭9例,钛夹联合尼龙皮圈缝合37例,OTSC封闭2例;术后并发恶心呕吐8例占8.3%,腹痛31例占32.3%;发热占10例10.4%,为中低热,最高温38.8℃;穿孔6例占6.25%,其中术中穿孔 4例均为局部全层切开,ESD术后穿孔1例为钛夹部分脱落,均于内镜下行钛夹联合皮圈缝合处理,另1例为EFTR术后穿孔继发腹腔弥漫性腹膜炎转外科行修补术,无严重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 超声内镜可以指导选择合适的内镜下治疗方式,有利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对于侵及粘膜下深层甚至外向生长的病变,除外转移,可行EFTR,可预见的“人工穿孔”有益于早期内镜下干预巩固创面处理,从而减少穿孔引起腹腔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下治疗创伤小,且并发症少,风险小,患者接受度高,安全有效,可取代外科手术,尤其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粘膜下病变,可视为更为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 来源
    《云南医药》 |2019年第3期|220-227|共8页
  • 作者单位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400038;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消化科;

    云南昆明650000;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消化科;

    云南昆明650000;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病理科;

    云南昆明650000;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400038;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消化科;

    云南昆明650000;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

    云南昆明6501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胰腺疾病;
  • 关键词

    异位胰腺; 内镜; 粘膜下剥离术(ESD);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