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医学》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前后血清PA、CHE、AF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前后血清PA、CHE、AF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02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及肝硬化组治疗后血清PA、CHE、AFP水平及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分析血清PA、CHE、AFP水平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患者血清PA、CHE降低,AFP升高(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肝硬化患者T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显著降低,血清PA、CHE水平升高,AFP降低(P<0.05).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A、CHE与T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呈负相关,血清AFP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均P<0.05).④无效患者术前、术后PA、CHE水平显著低于有效患者,AFP显著高于有效患者(P<0.05);术前PA、CHE、AFP水平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0.820、0.791,当截点值为92.61mg/L、2.97kU/L、7.44μg/L时约登指数最大.⑤以术后1年为随访终点,肝硬化组全因性死亡率为25.74% (52/202),死亡患者术前、术后血清PA、CHE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AFP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在矫正其他因素后,术前血清PA、CHE、AFP水平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伴有血清PA、CHE的降低及AFP的升高,在介入治疗后各指标明显改善,这些指标可辅助用于顸后的预测,为介入术后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