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医学》 >肺动脉收缩压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肺动脉收缩压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动脉收缩压(SPA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6个月对患者的SPAP进行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SPAP正常组(SPAP<4.7kPa)、轻度肺动脉高压(PH)组(4.7≤SPAP≤6.0kPa)、中度PH组(6.0<SPAP≤8.0kPa)和重度PH组(SPAP>8.0kPa).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慢性心衰住院的情况和全因死亡的终点事件.结果 重度PH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6,P=0.008);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亦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增加,但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t=1.783,P=0.071).60例患者术后6个月有效者41例(68.3%),且SPAP正常组的有效率为83.3%(10/12例),轻度PH组为76.4%(13/17例),中度PH组为68.7%(11/16例),重度PH组为46.6%(7/15例),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8.351,均P=0.021).心脏再同步治疗能降低患者整体SPAP,其中有反应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SPAP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SPAP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反应组患者术后1和6个月的SPAP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随着慢性心衰患者SPAP的升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结论 SPAP会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反应性,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随患者SPAP的增加而降低.但心脏再同步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也能降低患者的SPAP,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