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空军医学杂志》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终末期肝病患者原位肝移植术中应用观察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终末期肝病患者原位肝移植术中应用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肺动脉血中血清生物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非肺保护性通气组,各31例。分析2组临床资料,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T1)、机械通气3 h(T2)、新肝期2 h(T3)和4 h(T4)检测所有患者肺动脉血中肺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包括克拉拉细胞蛋白16(Clara cell protein 16,CC16)、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可溶性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sRAGE)及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于T1~T4、术后2 h(T5)、拔管前(T6)及术后2 d(T7)采集患者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oxygenation index,OI);记录急性肺损伤发生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2组不同时间点整体CC16、SP-D、sRAGA、TNF-α、IL-6、IL-8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保护性通气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改善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氧合指数,缩短拔管时间,减轻肺损伤,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