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畜禽业 》 >四川道孚县牦牛梨形虫的分子检测及中药防治研究

四川道孚县牦牛梨形虫的分子检测及中药防治研究

             

摘要

目的 对四川省道孚县牦牛梨形虫的感染情况进行分子检测,研究中药对牦牛梨形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9年4、5、6、7、9、10月每月定点自道孚县采集临床健康牦牛全血共173份,蜱虫199份,采用以18SrRNA为靶基因的巢式PCR方法进行梨形虫检测,应用体式显微镜对蜱初步进行形态学鉴定.选择有梨形虫感染、年龄、体型相似的牦牛3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10头,分别为空白组、阳性药物组和药物1、2、3组,用药前及用药后50d,对牦牛进行梨形虫感染率检测、称重并采集牦牛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中药防治效果.结果 173份牦牛样本中检测出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59份,平均阳性率为34.10%;5、6月份牦牛梨形虫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青年组牦牛梨形虫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犊牦牛组和成年组(P<0.05);小于100kg、100~200kg的牦牛梨形虫阳性率均显著高于200kg以上的牦牛(P<0.05);鉴定虫种1个,均为中华泰勒虫;采集的蜱虫经形态学鉴定均为微小扇头蜱.各药物组牦牛梨形虫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药物组1、2牦牛梨形虫阳性率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有所降低;各药物组牦牛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空白组,药物组1、2牦牛ADG显著高于阳性药物组和空白组(P<0.05);用药前35头牦牛中10头牦牛RBC、HGB低于参考值,用药后阳性药物组和药物组1、2、3牦牛RBC、HGB均达到参考值;空白组牦牛RBC未达到参考值,HGB达到参考值.结论 道孚县牦牛梨形虫感染率较高,不同月份、年龄段、体重间存在差异,优势虫种为中华泰勒虫;传播媒介主要为微小扇头蜱;中西药结合防治牦牛梨形虫病效果显著;百部、青蒿均有防治牦牛梨形虫病的效果,为道孚县牦牛梨形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畜禽业 》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江苏 南京210095;

    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 康定626000;

    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 康定626000;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江苏 南京210095;

    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四川 成都610041;

    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 康定626000;

    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 康定626000;

    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 康定626000;

    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四川 成都61004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牦牛 ; 梨形虫; 分子检测 ; 中药; 防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