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性油气藏》 >三层油藏水驱后转聚驱的试井解释方法

三层油藏水驱后转聚驱的试井解释方法

         

摘要

目前在对于聚合物试井的模型研究中,没有同时考虑多层油藏及非牛顿-牛顿复合油藏2种情况的影响,导致许多海上聚驱油藏实际数据拟合效果不理想.通过考虑海上多层油藏水驱后转聚驱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学方法、渗流力学理论,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建立了三层窜流非牛顿-牛顿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绘制了井底压力响应特征曲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运用实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三层油藏水驱后转聚驱的试井典型曲线可划分为6个流动段,与一般三层窜流无复合模型的典型曲线特征不同,存在末期复合流段上翘段,聚合物初始浓度对特征曲线影响较小,窜流系数主要影响"凹子"出现的时间,地层系数比和弹性储容比主要影响"凹子"的宽度和深度,复合半径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翘段的下移程度.

著录项

  • 来源
    《岩性油气藏》 |2018年第5期|146-153|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试井、试采;
  •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三层油藏; 试井; 压力动态; 非牛顿-牛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