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艺争鸣》 >“审美”不是“艺术化”——关于“审美”的沉沦与救赎

“审美”不是“艺术化”——关于“审美”的沉沦与救赎

         

摘要

<正>从一个翻译问题开始我们的讨论:"pan-aestheticization"、"aestheticreality"(加尔布雷斯在《富裕社会》中的概念)和"hyperaesthetic"(鲍德里亚)这几个词中,都有"aesthetic",赵毅衡先生建议把这些词之中的"aesthetic"都译为"艺术化",以"艺术化"取代"审美"。这个建议在当下这个泛艺术化的时代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不能接受。并不是因为aesthetic的主要意思是"审美",这不是一个翻译问题,而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怎么看待"审美"的问题。

著录项

  • 来源
    《文艺争鸣》 |2011年第13期|19-22|共4页
  • 作者

    刘旭光;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学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美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