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艺争鸣》 >蒋光慈的拜伦接受及其符号化建构

蒋光慈的拜伦接受及其符号化建构

         

摘要

自从1902年梁启超发现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具有能够医治近代病弱的中国的潜在疗效,把其纳入他的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的整体构思之中,用以启迪民众,便开启了"中国式拜伦"的形象建构之旅。而后马君武、鲁迅、苏曼殊、胡适等人不断译介拜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