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精血同源理论与肾性贫血铁调素的关系

精血同源理论与肾性贫血铁调素的关系

         

摘要

cqvip:肾性贫血为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在非透析CKD患者中为51.5%,随着CKD分期的增加其患病率也随之增加[1]。有研究表明,肾性贫血的存在进一步加重了左心室肥厚与氧化应激的风险,增加了尿毒症心肌病的患病率,同时使CKD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率增加进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2],是CK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铁是参与血液生成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主要通过肠上皮细胞吸收,在肠上皮细胞中铁可以与铁蛋白结合储存在肝脏、小肠和巨噬细胞内中,也可以通过膜铁转运蛋白(FPN)输送到血液循环中[3],与转铁蛋白(Tf)结合,通过转铁蛋白受体(TfR)进入晚幼红细胞中的线粒体内,与原卟啉Ⅸ结合生成血色素[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