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非之中”与“在之中”——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

“非之中”与“在之中”——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

     

摘要

维特根斯坦主体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使主体界限化,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主体形式一界限主体。界限主体具有“非之中”的逻辑机制,“非之中”是“非世界之中”的逻辑结构,“非之中”不是“在之外”,“非世界之中”也不是“在世界之外”,它仅仅意味着“不在世界之中”,它是世界的界限。界限主体具有否定性和“零位”特征,是一种外在的超越机制,它是逻辑哲学主体思想发展到极致而出现的一种形态,进一步发展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在之中”主体,即主体“在世界之中”。这种主体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机制,海德格尔的此在就是一种“在之中”的主体形式。从“非之中”到“在之中”的过程反映了当代哲学从逻辑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