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基于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的桂花栽培品种演化分析

基于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的桂花栽培品种演化分析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揭示桂花栽培品种的演化历程,为桂花育种工作提供借鉴,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45份桂花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木犀属中最为原始的牛矢果(Osmanthus matsumuranus)为外部群体,构建桂花栽培品种系统发生树,计算不同演化水平两性花品种的比例,分析桂花性别系统进化情况。结果显示:10对高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3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13.7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2 8~0.302 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20 3~0.350 2;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348 3~0.519 3。45份桂花材料分为7个亚群和1个混合群体,亚群间遗传分化明显,基因交流较少。系统发生树表明,桂花栽培品种演化历程大致分为10个阶段,大部分银桂品种和四季桂品种最先形成,雄性丹桂品种最晚形成,其他品种处于演化的中间阶段。两性花品种比例随着演化水平的增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证明桂花的雄全异株性别系统是雌雄同花演化为雌雄异株的中间状态。此外,桂花花色连续变异可能受到多个CCDs家族同源基因突变的影响,而遗传漂变导致新等位基因丢失,这可能是野生桂花罕见橙红色个体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