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几种单胞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几种单胞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摘要

在静水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和浓度对太平洋真宽水蚤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物碳含量为1.0mgC/L的条件下,不同饵料投喂后,太平洋真宽水蚤的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1。投喂亚心形扁藻、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的存活率高于球等鞭金藻和小球藻(P〈0.05);投喂中肋骨条藻的产粪数明显高于投喂其他4种单胞藻的产粪数(P〈0.05);投喂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的产卵量明显高于小球藻(P〈0.05),其他饵料种类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生物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亚心形扁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的产卵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浓度的中肋骨条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的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差异性显著,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逐渐减少(P〈0.051。投喂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饵料浓度为2.0mgC/L时效果最好,表明此浓度条件下的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是太平洋真宽水蚤相对适宜的饵料,可为人工培养太平洋真宽水蚤作为水产活体生物饵料奠定基础。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P.308-314|共7页
  •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963.214;
  • 关键词

    桡足类 太平洋真宽水蚤 单胞藻 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