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艾滋病中医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研究简报

艾滋病中医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研究简报

         

摘要

目的:调查云南艾滋病中医发病学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德宏等9个州、市的1007例病例进行调查,对其中232例做了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测。结果:1007例中,不安全注射感染者538例(53.43%,绝大多数为静脉吸毒)、性接触传染387例(38.43%);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居多,HIV病毒携带者气虚质(24.57%)、阴虚质(17.63%)较多,发病后气虚质的人员比例增高(占AIDS的28.64%);常见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上)有恶风、神疲乏力、头晕、腰膝酸软、心悸、盗汗、气短、食少纳呆、咳嗽、失眠和耳鸣11种;常见证候(出现率在3%以上)有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脾虚湿困、肺脾气虚、阴虚湿热、痰湿阻肺、肝肾阴虚、痰热壅肺;232例HIV/AIDS患者中艾滋病患者CD4+较HIV病毒携带降低;虚实夹杂证与CD4+下降水平呈正相关;气虚质、瘀血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与平和质比CD4+降低,阴虚质与平和质比CD4+差异不明显。结论:云南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具有发病速度快、贫困地区疫情严重、主要传播途径为静脉吸毒、性传播等四大特点,青壮年群体受威胁最大;所有体质类型人群对HIV感染普遍易感;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低下,正气亏损与机体免疫细胞损伤呈较高相关性,气虚质、阳虚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患者免疫功能紊乱;HIV/AIDS中医辨证分型与体质类型有关,HIV/AIDS的虚证多发生在虚损体质的人群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