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天眼“FAST”所在地两次大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中国天眼“FAST”所在地两次大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FNL分析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和FY−2F卫星TBB资料,对比分析了近5年“中国天眼(FAST)”所在地的贵州省平塘县发生的2次大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场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高空冷槽、低层低涡−切变线及中低空强盛的急流是2次大冰雹过程的共同环流特征;较强的不稳定层结、低层较丰富的水汽、一定的抬升条件是2次冰雹天气的共同物理量特征.但2次大冰雹过程的触发机制有所不同,“04.09”过程由地面辐合线触发对流引起,而“03.04”过程是静止锋冷垫之上触发的高架雷暴.0℃层和−20℃层出现在适宜的高度有利于雹粒的增长,0℃层和−20℃层的厚度较小但垂直温度梯度较大,更有利于形成大冰雹.SWEAT、CAPE指数对冰雹天气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降雹前的指数高值中心与冰雹落区吻合,且指数数值越大,冰雹的直径亦越大.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也是这2次大冰雹过程重要的影响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