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乡医学院学报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探讨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带骨膜髂骨移植术治疗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Hepple V型OL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 分为微骨折组、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每组30例,分别行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带骨膜髂骨移植术.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评估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和踝关节疼痛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踝关节活动度(ROM);比较3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效果主观满意度及术后1 a并发症.结果 3组患者术前ROM及AOFA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3组患者的ROM和AOF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ROM和AOFAS评分显著高于微骨折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微骨折组(P<0.05).术后12个月,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ROM及AOFA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微骨折组、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0%(21/30)、96.7%(29/30)、93.3%(28/30);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微骨折组(P<0.05);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微骨折组、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分别为分别为60.0%(18/30)、83.3%(25/30)、86.7%(26/30);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微骨折组(P<0.05);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内,3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3种手术方式对Hepple V型OLT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以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带骨膜髂骨移植术疗效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