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诗画融合与中国文学写人传统的形成及特质

诗画融合与中国文学写人传统的形成及特质

             

摘要

在中国文学的文本创构中,写人时常与抒情、叙事交互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放眼看去,它先是寄生于以"赋比兴"诗法为核心的诗骚创作中,后得绘画"传神写照"艺术与艺理滋润,进而融合成以"气韵生动""诗情画意"为底蕴的写人传统。在这一传统形成过程中,立象尽意、气韵生动、情景交融等文本创构笔法得以不断熟能生巧。相对于偏重时间性的史家实录叙事而言,自《世说新语》以来的稗家写人特别崇尚传神写照,以虚拟的画境空间感取胜。历经唐代传奇小说,至明清章回小说,诗骚比象写意与绘画传神写照等创作经验得以发扬光大,形成空间化、立体感的诗情画意写人"画境"。对于这种诗画融合所营造的作为中国文学写人特质的"画境",人们常以"如画""逼真""若活"等修辞术语赞美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