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七种微小RNA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七种微小RNA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循环血中7种微小RNA(miRNA)的表达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使用RT-PCR检测270例早期NSCLS(其中腺癌200例,鳞癌70例)和327例良性肺结节外周循环血中7种miRNA(miR-15b-5p、miR-16-5p、miR-17-5p、miR-19a-3p、miR-20a-5p、miR-92a-3p、miR-146b-3p)的相对表达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R-16-5p、miR-17-5p、miR-19a-3p的表达量越低,NSCLS风险越大; miR-15b-5p、miR-146b-3p的表达量越高,NSCLS风险越大。miR-16-5p与miR-20a-5p的差值(即miR16-20)对NSCLS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0. 71,灵敏度77. 3%,特异性65. 4%);联合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论外周血中这7种miRNA在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能成为辅助诊断早期NSCLS可靠的生物标记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