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研究设计,共收集128例患者,并采用随机对照入组的临床研究方法,首先进行分批然后进行分组。第一批试验(69例)分为早上治疗组、下午治疗组和每天2次治疗组,从中筛选出最佳治疗时间(时效性);然后,依据第1批的结果,进行第2批试验(59例),分为每日治疗和隔日治疗组,进行量效分析。期间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各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第1批3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每项积分组间比较,除入睡时间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SQI其余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批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PSQI每项积分组间比较,除安眠药物项外,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隔日治疗组在治疗两个疗程时还没起效。但在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PSQI每项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PSQI比较:每日治疗组P<0.05,隔日治疗组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结论】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不强,但对有入睡困难者,提倡下午治疗;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量效性非常重要,特别是针灸治疗初期,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疗效才能显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