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 物-1(PAI-1)等凝血纤溶括性因子及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于 入院后当日对ACS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的VWF,AT-Ⅲ,t-PA,PAI-1水平进行检测,并对ACS组与对照组VWF与 AT-Ⅲ、t-PA与PAI-1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随访6月左右,观察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组患者 的血浆VWF,t-PA,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 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者血浆VWF,PAI-1水平较未发生者高(P<0.05,P<0.05),AT-Ⅲ水平较未发生者低(P< 0.05)。同时,两组VWF与AT-Ⅲ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P>0.05),而t-PA与PAI-1均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P <0.05)。[结论]VWF、AT-Ⅲ、t-PA,PAI-1等参与ACS发病机制,ACS患者存在高凝状态、纤溶功能紊乱以及内皮功能损害。 因此,上述因子水平的监测对于ACS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并且,适当应用抗凝药物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可能 有助于ACS的合理临床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